《绿色住区标准》解读

2014-09-29 16:20:09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2014年6月19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公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持编制的《绿色住区标准》正式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 377-2014),并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启用。

  由于该标准创新性和实用性,规划建设、评价运营的领域从绿色建筑拓展至绿色住区,其不仅适用于城镇新建住区,生态城住区建设及产业园区建设,亦对城镇更新改造和小城镇的绿色生态建设项目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八年磨一剑 填补国内空缺

  绿色建筑在我国推进多年,但是以绿色住区层面标准在国内尚属空缺。

  《绿色住区标准》是人居环境委员会整合国内外优势研究力量,在住建部立项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标准研究》等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历时八年编制而成,填补了我国绿色住区标准领域的空白。国际化接轨、本土化结晶:标准将国际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我国城镇住区建设和房地产发展的本土模式相结合,充分考量中国开发实际,并通过全国近百个试点项目的实践检验;高品质指针、可操作性强:为我国绿色住区、绿色城镇建设提供系统指导,量化程度提高,操作简单便捷,将对推动我国绿色住区实践、创造绿色人居新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绿色住区共建项目”强调在绿色生态规划设计基础上,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求产品品质和可再生循环利用。用绿色科技手段,实现房地产开发的实质性进步,解决开发、建设、运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绿色住区共建项目”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类型绿色住区的建设,探索和积累绿色住区建设的技术经验和成果,促进和完善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工作。

  绿色住区与绿色建筑“不一样”

  绿色建筑是国际公认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标准编制通常是指单体建筑为对象,较少涉及周边的环境、资源、交通等状况。以单体建筑为主发展绿色建筑很快就会发现它的局限性。

  《绿色住区标准》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研究路线逐步扩展和延伸到城镇住区领域,是为了适应我国住宅规模开发为特征的需要。因为大量绿色社会发展目标和文化服务内容是单体绿色建筑项目所不能具备的。定位于城镇住区的绿色建筑的实践研究,将更加有效地组织资源、能源、环境空间,更加容易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的绿色目标,也能更有效的组织市民生活、享受城市文明、创新生态宜居城市舒适环境。

  《绿色住区标准》除在内容上涵盖绿色住宅建设的相关指标内容以外,还对城镇住区建设中的绿色规划要素做出规定,分类提出实施措施的技术指标,以提升城市住区的建设品质。重点是把引领社区居民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作为绿色住区建设主导方向,把绿色生活方式、开放式街坊、绿色交通模式、资源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循环利用、健康舒适生活等内容作为重点。

  绿色地产的开发,应更多地从绿色建筑有限性走出来,提升到建筑群体、居住小区,甚至是一座新城、新区的范畴来推进将会有更大的收益,更加有利于绿色生态城,智慧城市的规划和策划。绿色住区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关键是理念和思维的创新和改变。

  《绿色住区标准》四大亮点

  绿色住区的本质内涵不等于单纯的节约,也决不等于绿色技术的简单叠加。它强调资源能源效益最大化,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建筑和住区环境中的反映,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解决能源危机和实现环境保护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绿色住区倡导资源能源利用最大化:住区建设要尽可能保护好基址周边的生态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尽量保留场地内的植被和大树,要充分利用好周边已有的设施和配套,主张将住区建在公建配套成熟的区域,以更好的为居民提供便捷和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条件。绿色住区倡导垃圾减量化,要求社区要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点。

  二、绿色住区倡导城市与住区融合发展:主张对城市开放,城市与住区成为有机整体,共生共荣,使居民更直接享受城市空间、设施与文明;让居民更直接享受城市的空间、设施和文明。一个个被围墙包裹的住区将城市无情的割裂成了碎片,城市沿街路面变得冰冷单调,没有温情和活力,住区自身的交通和服务也存在复杂多边的问题。

  三、绿色住区倡导人文传承、社区和谐:住区是城市的细胞。居住文化的丰富与变化可以有效的避免城市的千城一面。这种丰富和变化并不是无序的,而是要到地方文脉中去寻找,要到现代生活的需求中去寻找。绿色住区不主张奢华、铺张的建设形式,主张回归人性,重视文化内涵。强调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创造一个环境宜人、交流便捷、归属感强的社区文化生活模式。

  四、绿色住区倡导绿色技术的优化与整合:通过全寿命住区建设与运营管理,保障建筑部位和设备系统节能设计的综合协调与整体设计,突出节能。全寿命建筑与常规的同类建筑相比,应具备明显的经济性。在使用中,通过完善的建筑性能,提高设备质量,减低电器、采暖空调等能耗、减少维修更新的日常开销,增加建筑生命周期的适应性和可改性。

  七大体系涵盖绿色住区完整内容

  (1) 建设场地整合:强调场地选址的可持续性,突出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城市对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和对土地资源防治的综合利用;

  (2)城市区域价值:强调新建住区及城市更新项目与城市现有格局的融合以及对现有城市设施的利用,突出新项目对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注重新建住区为城市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升该区域价值;

  (3)住区交通效能:注重住区绿色交通效能,以建设紧凑城市的理念营造舒适的步行环境,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促进低碳发展;

  (4)人文和谐住区:注重住区的开放性和适宜的开发强度,强调使不同经济能力和不同年龄组的居民混合居住,并提供完整便捷的社区服务,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

  (5)资源能源效用:强调资源能源效用最大化,突出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倡导节能、节水和材料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的循环环节;注重建设垃圾减量化和既有建筑改造和利用;

  (6)健康舒适环境:注重健康舒适生活环境营造,优化住区环境及住宅室内环境性能,降低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的污染;

  (7)可持续住区管理:注重全寿命住区建设与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城市精明增长。最大化地使居住者从中得益。

  “绿色理念”表达了居住的未来

  绿色就是一种“顺其自然”。 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绿色理念也成为人类发展的终极理想,承认绿色建筑为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明确定义是:在建筑全

  寿命中实现资源高效率利用;尽可能少扰动自然生态、最低限度影响环境;一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生活空间环境;

  绿色建筑的内涵是:绿色建筑的本质是追求健康、舒适和安全,能保证人们最佳工作状态和生活环境;绿色建筑作为一种理念,是社会共识与行为,并不特定泛指那个建筑;绿色建筑应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资源、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对环境破坏的影响最小;绿色健康舒适影响要素考虑温度、湿度、噪音、冷热辐射、新风置换频率、空气流通速度;绿色建筑就是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

  绿色就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城市开放空间和生态环境为城市的依托;高品质的城市低碳生活为城市的引擎;健康的户外环境为城市的活力;人性化的低碳交通为城市的经络。人居环境规划强调人的居住生活行为方式,以人的需求作为目标,不会追求过分的奢侈的物质消费,不会因你而妨碍别人,我们的建设行为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水系河流,打造生态自然的生活环境,提倡积极健康的户外活动,规划人性化的低碳道路交通网络,提倡步行或自行车交通,使之人与城市开放空间有机联系,充分享受城市文明。

  绿色就是一种“精明增长”原则。 精明增长就是智慧,创新,用聪明替代繁琐,用简单代替复杂。绿色人居规划提倡用被动式的设计理念,用简单易行技术,高效成熟技术、适宜方便技术,力争把绿色成本降低到最小。绿色住区对新型城镇化的精明增长:提出宜聚不宜散,紧凑打造城市核心区,保持中心区人口集聚;按城市快速交通的TOD模式扩展,实现城市交通网格化,城中有绿带,城乡结合、绿城结合;按“人的尺度”设计建筑和街道;注意路网密度及道路梯度;施行步行友好(不仅仅是步行街)。

  人居委推出“中国人居环境绿色住区共建项目” 示范工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此,人居委还会根据成果转化需求,编制更多的,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手册和范例教材等内容,并从宣传、教育多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推动绿色住区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房地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绿色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引领这个新时代的最重要指针之一。走高品质的绿色地产开发之路,不仅是企业应对当前市场变化和调整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的可行路径,也是赢得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住区标准》施行,将成为新城镇及房地产项目开发提升品质的有力工具!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
Baidu
map